本文转自:梅州日报
●余青
吃过晚饭,我喊儿子:“走,喂狗去!”儿子迅速应声,然后拿起一个盆,把桌面上的剩菜剩饭一扫入盆,还另加了两勺饭。乘凉散步经过的邻居听到了,惊讶地问:“你家养狗啦?”
刚放暑假的时候,儿子首先发现了村尾竹林那边多了两只流浪狗,其中一只圆碌碌的,典型的哈巴狗,而另一只偏瘦一点,是中华田园犬。两只小狗都水灵灵的,耳朵尖尖的,一听到声音就边跑边躲,特别惹人爱。儿子马上提议,我们把它们带回家养吧。
儿子喜欢小动物,家里也养过不少小宠物,他去年开始一直喊着想养小狗。但考虑到家里还有一个小妹妹,我们没同意。因此如今对于他的提议,我还是有点犹豫。于是,我劝儿子先观察两天,如果两天后,狗子还在,我们再来把狗狗带回家。
刚巧连着下了两天雨,我以为儿子已经忘记这事了。结果第二天傍晚,儿子就跑来找我:“妈妈,已经两天了,我们去接狗狗回家吧。”可是那一天,我们刚停下车子,两只小狗就冲了出来,朝着我们狂吠起来。虽然是小奶狗,吠起来没有多大的杀伤力,但对于从未近距离接触过狗的儿子来说,却被吓到了:“妈妈,既然狗狗不欢迎我们,我们还是回去吧。”
我看了一眼还在跟我们对峙的两只湿淋淋的小狗,没办法,只能带着儿子回家了。
“妈妈,为什么它们对我们那么凶啊?我只是想把它们带回家。你说它们是不是觉得我们是坏人啊,凶一点才能保护自己……”
虽然领养流浪狗的计划失败了,但它们却成了儿子的日日念叨的对象。
“妈妈,下大雨了,狗狗会不会被淋湿啊?”下雨的时候,他要问一下。
“妈妈,你说狗狗会不会饿死啊?”吃饭的时候,他也要问一下。
“妈妈,它们会不会被别人抓走了啊?”睡觉的时候,他也要问一下。
第三天吃完晚饭,我让儿子拿个盆来装剩菜剩饭。儿子不解,我说:“走,咱们一起去喂狗狗。虽然不能把小狗带回家养,但可以把它们养在竹林里。”
于是,饭后喂狗就成了我们的一个固定节目。慢慢地,小狗们从一开始看到我们就跑,到后面听到我们的声音,就跑出来迎接我们。儿子还专门为两只小狗起了名字,那只哈巴狗叫“草草”,另一只中华犬叫“丛丛”。草草比较亲近人,每次我们带了食物过去,只要喊两声,草草就跑过来开吃,而丛丛则显得比较拘谨,先上上下下打量我们,然后再绕着我们嗅一圈,等草草吃得差不多了,它才会开始吃。
有一次晚上,我们外出吃饭,忘记给两只狗狗喂食了。早上起来的时候,儿子特意拿了两个大包子去喂狗狗,结果狗狗一口也不吃。儿子说:“这是两只挑食的小狗。”
我笑着说:“不是跟你一样吗?也是个挑食的孩子。”
儿子不好意思地摸摸头:“妈妈,你小时候养过狗狗吗?”
“肯定养过啊。妈妈小时候,村里几乎家家都养狗,就是那种最普通的中华田园犬。外公每年都会养一只小狗。”我不敢说下去——只是养狗的目的也很功利,先养来看家,到年底冬至的时候,直接杀了就是一道进补的好食材。
“哇,那你不是有很多狗狗?太幸福了吧!”
我牵着儿子的手,一步一步往家里走。“是啊……我吃饭的时候,它会在桌子下端坐着,傻傻地留着哈喇子等你给它扔骨头;我看电视的时候,它会放松地蜷缩成一团给你当枕头;我上学的时候,它会跑出来送我很远很远;特别是农忙时节,妈妈夜里要去河边洗衣服,它就会忠诚地陪在我身边,帮我赶走那些讨厌的小虫子……”
而每一次杀狗,我都要躲进房间里哭好久。那些年养过的白色的、黄色的、黑色的小狗,最后的眼神,都是绝望的。后面的这些话,我一句也没敢跟儿子说。
虽说现在养狗一般都不会杀,可是,它们短暂的生命,终究是要先我们而去。每每想到这,我又很担心到时候儿子受不了。于是,我时不时就会跟儿子做心理铺垫:如果哪一天我们发现狗狗不在了,说明它们是有了一个新家了,我们可不准哭鼻子哦……
淘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